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京中正月七日立春

罗隐 罗隐〔唐代〕

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
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一天,二天,三天,四天,五天,六天,七天。万木开始发芽的日子就是今天了。
远望,天边的大雁在云间里飞去,近看,水中的鱼破开冰面而蹦出。

注释
远天:遥远的天宇。
迸:往外溅散。

创作背景

  罗隐长期羁留京师,屡试不中,郁郁不得志。立春日这一天,他看到草木滋生,南雁北飞,流水冰融,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到来,有感而作此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王远国,佘克勤著.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[M]. 武汉: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, 1996:94.
2、 成玮,李光卫主编. 给孩子的好诗词 跟着民俗学古诗[M]. 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 2019:13.

简析

  《京中正月七日立春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首句连用七个数字,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,又含蓄表达了诗人在掰着指头计数,盼望、欢呼着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;接着,他选写春天的三个代表性事物:万树发芽,鸿雁北归,游鱼腾跃,绘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。全诗构思巧妙,景中寓情,通俗明快,别具一格,充分地表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意。

赏析

  这是一首描写立春日景观的诗作。首句看起来很简单,只不过是由七个数字组成,没有什么值得品味的。其实它构思巧妙,含意颇丰,除表明这年立春在正月初七,暗寓人日之意外,还反映了诗人蛰居漫长的冬季,掰着指头一日一日地数,一天一天地算,盼望冬去春来的急切心理与终于盼来了春天的欣慰感。这七个普通的数字,经诗人一用,就蕴含了怡悦的情绪。第二句是概括叙写从立春这一天起,草木复苏,开始生芽长叶,说明春能勃发生机,春能使万象更新。

  三、四两句对仗整齐,先写天边:归来的大雁擦着云彩疾飞,后写眼前:鱼儿不时从飘着浮冰的水面跃出,展示的画面非常广阔,推出的意象十分鲜明,从而热情赞美了春的降临,同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罗隐

罗隐

罗隐(833年2月16日—910年1月26日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大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489篇诗文  93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春风

白居易 白居易〔唐代〕

春风先发苑中梅,樱杏桃梨次第开。
荠花榆荚深村里,亦道春风为我来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白头吟

李白 李白〔唐代〕

锦水东北流,波荡双鸳鸯。
雄巢汉宫树,雌弄秦草芳。
宁同万死碎绮翼,不忍云间两分张。
此时阿娇正娇妒,独坐长门愁日暮。
但愿君恩顾妾深,岂惜黄金买词赋。
相如作赋得黄金,丈夫好新多异心。
一朝将聘茂陵女,文君因赠白头吟。
东流不作西归水,落花辞条归故林。(归 一作:羞)
兔丝固无情,随风任倾倒。(固 一作:本)
谁使女萝枝,而来强萦抱。
两草犹一心,人心不如草。
莫卷龙须席,从他生网丝。
且留琥珀枕,或有梦来时。
覆水再收岂满杯,弃妾已去难重回。
古来得意不相负,只今惟见青陵台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滞雨

李商隐 李商隐〔唐代〕

滞雨长安夜,残灯独客愁。
故乡云水地,归梦不宜秋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